|
中华老字号 | “弘宝汝瓷”品牌故事发表时间:2024-04-27 19:42来源:河南日报老字号频道 如果把辉煌的中国陶瓷历史比作一个皇冠,那么皇冠上的明珠就是宋瓷,而宋瓷之冠非汝瓷莫属。据此,有学者称:天下名瓷,汝窑为魁。 汝窑,因产于古汝州而得名。始于唐,盛于北宋。因金兵入侵,北宋南迁,汝窑断代800余年。 在宋代,汝窑瓷器以名贵玛瑙入釉,专供皇室御用,有“似玉非玉胜似玉”的美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是其典型特色。其上承秘色瓷之精粹,下开官窑之先河,工艺精湛,并以极高的艺术水准,开辟了中国陶瓷审美新境界,确立了中国陶瓷美学的典范。 汝窑瓷器极具收藏价值。宋、元、明、清以来,多为宫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可与商彝周鼎比贵,被历代帝王视为镇国、镇宫之神器。民谚云:“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弘宝汝瓷作为目前该行业唯一的“河南老字号”,以当代官窑的形象,作为国礼和国宴用瓷屡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独具魅力的东方之美。 1961年初夏,弘宝汝瓷的创始人——马永杰,以优异的成绩走出了郑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大门。凭借着对汝瓷的挚爱,毕业后的他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汝州,投身汝瓷行业,并且参与了汝瓷恢复研制的全过程,成了汝瓷技艺恢复与弘扬的中坚力量。 1964年,“弘宝”品牌正式诞生。1971年,马永杰携弘宝汝瓷新品首次参加广交会,作品被日本、新加坡等客商一抢而空,这也是弘宝汝瓷作品首次走出国门。1986年,马永杰受聘起草的《汝瓷·河南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成为汝瓷的第一个地方标准。1988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1986年,弘宝汝瓷第二代传承人——范随州和王振芳入行,1990年被马永杰选为亲传弟子,共同创立了弘宝汝瓷工作室。 在马永杰的悉心传授下,范随州、王振芳坚守初心,勤学技艺,不断进取,逐步成长为汝瓷行业的中坚力量。2002年,范随州创立了汝州市汝瓷协会,并任首任会长;2004年,受汝州市政府委托,范随州与相关专家及有关部门一起牵头申报汝瓷地理标志保护,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实施,汝瓷从此拿到了走向世界的绿色通行证;2007年,弘宝汝瓷作品首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2009年,范随州受原国家质检总局聘请,主持起草汝瓷国家标准,并于当年颁布实施,汝瓷从此有了自己的国标;2010年,作品《全球福》被选为上海世博会元首级国礼;2012年—2017年,王振芳、范随州先后受邀赴日本、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希腊等国家参加技艺交流和文化推广活动;2013年,王振芳、范随州作品《水仙盆》《三足洗》入选全日制中学美术教科书,开创了汝瓷走上教科书的先河;2013年—2018年,弘宝汝瓷专利产品《中华和瓶》连续5年被选为河南省港澳经贸交流活动专用礼品,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符号”,先后被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台北市政府、河南博物院、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收藏;2014年,弘宝汝瓷注册商标“弘宝斋”被认定为汝瓷行业第一家“河南省著名商标”;2018年,弘宝汝瓷3168件作品被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动选为国宴用瓷;同年,作品《中华和平》《全球福》《弦纹尊》等5件作品入选外交部国礼名录;2020年,作品《莲花碗》《玉壶春瓶》《妇好鸮尊茶组》《汝瓷笔筒》等4件作品入选河南省外事活动礼品名录;2021年,弘宝汝瓷品牌被河南省商务厅认定为汝瓷行业唯一一个“河南老字号”;2023年,被评为“2022公众最喜爱的河南老字号”......范随州和王振芳,也逐步成长为一代汝瓷大师。 汝窑柴烧技艺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技艺,因其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史称:“非大师,不柴烧。” 多年来,弘宝汝瓷在传承创新的同时,坚守古法传统柴烧技艺。1986年2月,范随州通过对窑炉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弘宝汝瓷第一个柴烧窑在蟒川乡东庄村建成使用;2006年5月6日,由范随州、王振芳夫妇共同建设的弘宝第二座柴烧窑在汝州市骑岭乡骑庄弘宝汝瓷公司院内落成,2012年10月、2016年9月、2019年3月历经三次修缮,2021年6月,该项目因环保原因停烧,并被列入弘宝汝瓷第一个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6月,在弘宝汝瓷文化园宋代汝窑——东沟窑烧造遗址附近,新造1.5立方米和3立方米柴烧窑两座;2022年8月,弘宝第三座1.5立方米柴烧窑点火试烧成功,后经数十次试验性烧制,正式进入成熟烧制期;2023年3月,弘宝汝瓷于2021年7月申请的第9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柴烧天青釉及天青釉汝瓷的烧制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这不仅从知识产权上确立了范随州和王振芳在汝瓷柴烧技艺上的权威地位,而且是汝瓷柴烧技艺成熟的里程碑式的标志。试生产期间的作品,因其高度接近宋代汝瓷几乎完美的釉色、极高的烧制技艺,分别获得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大地奖”特等奖2项、金奖2项、银奖3项。 30余年来,王振芳、范随州坚持守望传统技艺,系统传承了汝瓷生产工艺全过程,熟练掌握坯料、釉料配制及烧成方法,其胎、釉原料制备及配比独特,所烧制汝瓷作品造型、胎、釉特征高度接近宋代汝瓷,率先还原了宋代的柴烧技艺,在行业内享有盛誉。 传承创新,赓续千年经典 技艺是根,文化是魂,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 2017年,弘宝汝瓷与中科院院士叶大年先生合作创建了全国艺术陶瓷领域唯一一家院士工作站——河南弘宝汝瓷坊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让传统技艺插上了科技翅膀。2019年,弘宝汝瓷依托院士工作站强大的科研实力,组建了中国汝瓷行业唯一一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汝瓷新材料及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合作期内,先后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签订科研仪器共享协议,引进柔性高端科研人员9人,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2人、博士4人,攻克了汝瓷产业5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填补了汝瓷行业的空白。 截至目前,弘宝汝瓷品牌共享有专利技术17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实用专利9项,外观专利152项,著作权5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6项,实现了传统技艺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杰出的成就,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王振芳先后被评为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技术能手、中原大工匠、中原陶瓷文化产业十大杰出人物等,入选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名候选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确定为河南省省级非遗传承人。 范随州先后被评为中国陶瓷工艺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古陶瓷鉴定评估师、中原陶瓷文化产业十大杰出人物等,被选为河南省工艺美术高职评委、汝州市陶瓷协会名誉会长等,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弘宝汝瓷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河南省文物复仿研发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一位一生只钻研汝瓷的老人,带着这一对秉承“做精工艺、做足文化”执念的匠人夫妻,成就了当代汝瓷响当当的名牌——弘宝汝瓷。 择一事,终一生。如今的弘宝汝瓷,在范随州、王振芳两位大师引领下,向世界展示、讲述和传承着东方之美,以千年之力,赓续千年经典……
文章分类:
老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