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小伙回村务农 从农业“小白”成为专业“田保姆”

发表时间:2024-05-08 19:40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近日,济源市梨林镇水东村,连片的麦田,长势喜人,微风吹过绿浪,好像一幅田园画。

  距离田块不远处的济源市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内,王志超不停接打电话和农户确认小麦植保的细节,“现在是小麦抽穗扬花期,得抓紧喷洒防治赤霉病的药。这些都要提前沟通好。一喷三防,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耽误不得。”

  32岁的王志超是济源市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但当地农户更愿意叫他“田保姆“。托管着全省6万余亩土地,服务农户6000多户,这位90后小伙儿是如何做到的?

图片

  一场“忽悠”,两代人的“接力”

  “其实一开始,我是被我爸骗回来的。”提起回乡创业的初衷,王志超忍不住笑起来。

  王志超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在西安的一家银行工作。2017年,王志超身体有恙,在父亲的劝说下,回家休息调整。他自己也想不到,这次回去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王志超的父亲王国群,一辈子都是农民。2014年,已经54岁的他成立了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以植保服务带领周边乡亲一起发展农业,干得风生水起。“养病期间,我爸也没让我闲着。”王志超回忆,父亲经常雇他当司机,去给农户的庄稼“看病开处方”。大太阳底下,父亲蹲在麦田里,分析麦苗病害原因,指导农户对症下药,他就蹲在旁听边。

  父亲最后亮出底牌,想让他留在家中帮忙。“当时不情愿,感觉丢人,在外混得好的年轻人,谁会回村种地呀?”但面子和亲情较量下,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真正在农村扎根下来,才发现农业发展前景广阔。”王志超说。

  如今,父亲的合作社在王志超的帮助下,引进新设备、吸收新社员,发展土地托管服务,规模不断壮大。父子俩分工明确,王国群抓生产经营,王志超抓运营管理,这对“父子兵”在周围村庄名气响得很。

  农业服务不是一门生意,而是一种责任

  “干农业挣钱吗?”6年前,王志超曾问父亲。当时,父亲笑了笑,没有回答。

  后来他发现,找准方向,农业会有好收益。

  王志超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小麦快成熟的时候,夜里突然刮了一场大风。第二天,小麦成片倒伏,损失很大。“在这种极端天气面前,真的体会到了农户的绝望。”王志超说,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来年指导农户选择优质小麦品种,并为麦田喷洒药物,让小麦根系更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虽然人的力量有限,但努力应对总好过什么也不做。”

  这是他首次明白,农业服务不是一门生意,而是一种责任。

  2018年,天气原因导致小麦品质下降,农户的麦子没人要。“哪怕咱自己赔钱,也要帮农户卖出去。”父子俩一商量,开始到处找粮食收购站沟通。跑遍了所有站点,经历了数十次闭门羹后,一家焦作的收粮企业被他们感动了。最终小麦成功收购,农户的心也向合作社更加靠拢。

  “搞农业服务,心里没有老百姓可不行。农户把田地托管给你,你就必须为农户负责到底。”王志超说。

图片

  “韭菜麦苗”分不清,6年变成“田保姆”

  对比现在的侃侃而谈,6年前,王志超对农业可是一窍不通:“当时我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

  “初期,我跟着父亲和合作社的老师傅学习,他们咋干我咋干。”农忙时吃住在地里,农闲时钻研农业技术。“比如,我们将小麦植保的专用无人机喷头改造一番,就可以用于白菜植保。喷洒药物时,菜叶的正、反面都可以喷透,防治病虫害效果更好。”王志超说,类似这样的机械改造,精巧又实用。

  除了技术,王志超还将“新理念”带到了合作社。他将所学的财经知识运用到农业管理上,打破原有单一的资金、土地入股模式,鼓励技术、机械入股,将订单农业和土地托管作为农业抱团发展的切入点,不断推行现代土地托管服务体系,蹚出了一条种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新路子。

  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累计服务济源及周边县市200余个行政村,托管土地6万余亩,服务农户6000多户。从农业“小白”到专业“田保姆”,王志超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采访结束时,记者注意到,在合作社墙上,“从农充实,快乐一生”八个字格外显眼。王志超说,这是父亲的座右铭。“当然,现在这也成了我的座右铭!很充实,很快乐!”他爽朗地笑了。


证书查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