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具、茶桌、屏风……胶带撕开缠上的声音和这间茶房以往安静做茶的氛围截然不同。9月12日,记者在郑州技师学院见到王琳东时,他正在整理行装,为去天津参加国赛做准备。从军人到教师、选手他找到了人生新目标——传播茶文化2016年退役后,王琳东入读郑州技师学院,刻苦钻研茶艺,2017年4月留校任教。在教学上,他主要负责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全民技能提升,也是“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等项目带班班主任。在茶艺课...
2023-09-18
8月20日,在省道S230辉县市黄水乡段,平坦、油亮的沥青路在田野与山谷之间划出流畅的曲线,骑行的旅友络绎不绝。打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这条路的美景视频层出不穷,文案和评论区一片叫好声。 不到两个月,群众之前提起就皱眉的“水泥”路,何以变身网友竞相打卡的“网红路”? “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晴天一过车尘土飞扬,雨天能溅起两米多高的泥水。路边住户怕泥水溅到自家墙上,都往路边垒石头,一条6...
2023-08-21
一个村年产值8亿余元,纳税900多万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就业。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村容村貌也变美了,脸上能不笑开了花?苏砦村的环境干净整洁 为贯彻落实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的会议精神,大河报·豫视频推出“探访郑州美丽乡村精品村”系列策划。近日,邻妹妹带你走进新密市来集镇苏砦村,看这里是如何依靠特色产业,变身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 “红石岩”打造郑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样板 记者...
2023-07-12
石阶、石头房、石围墙、石垒菜园……7月6日,走进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石板河村,古村落群山环绕、依山而建,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在绿树簇拥下静静伫立,房屋之间小路错落有致……“以前村里土路坡度大,走过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只能取些煤渣压路,一脚一个黑印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周现回忆起那段“乡愁”,总会忍不住感叹,“再加上村子偏僻,村里基本和外面断了来往,更别说有收入来源了。”...
2023-07-11
近年来,安阳一直在通过不同方式讲好“中华字都”故事,传播汉字文化之美。 “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河南省最北部的“七朝古都”,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古称殷、邺城、相州等。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华字都...
2023-06-27
叶县叶邑镇老鸦张村的杨会峰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求学,而是到南方打了几年工后又返乡开始创业。返乡后,他先后创办叶县恒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骐顺达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为乡亲找到了就业门路,使乡亲们不出镇、不出村有活干,有钱挣,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2012年,杨会峰怀揣着梦想,返乡创业,决心为乡亲们蹚出一条增收致富路。于是,他经过考察、筹备,他投资1100多万元在家乡创办骐顺达服装服饰有...
2023-05-30
踏着凌晨的初辉,记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二连居民谢世垒家的豆腐坊,屋内烟气缭绕,热气腾腾,豆香四溢。 “五一”节假日期间,谢世垒和老伴王奎莲格外忙碌,带着工人忙着打浆、烧浆、过滤、点豆腐、压豆腐……一道道的工序下来,一块块色泽白嫩、口感细腻的豆腐就新鲜出炉了。“这些工序很多人都知道,但要把豆腐做好,还是有技巧的。”谢世垒告诉记者。 今年60余岁的谢世垒在河南是“豆腐世家”...
2023-05-04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挖关键金属领域,探索纳米材料研究,深耕地方鸡分子育种,创新隧道掘进装备……全国两会期间,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河南广大青年正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在从0到1的征程上,放飞梦想,扬帆远航,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青春力量。做科研要打稳根基 甘坐“冷板凳”“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从书架走向货架,将所研究的工作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去。...
2023-03-07
|